非洲猪瘟
当前位置 :  
非洲猪瘟(英文名称:African Swine fever,简称:ASF)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的烈性传染病。非洲猪瘟不是人兽共患病,只传猪不传人,但对生猪生产危害极大。世界动物卫生组织(OIE)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, 2018年8月3日我国确诊首例非洲猪瘟疫情。
非洲猪瘟对成熟公猪生殖器官造成的病理病变
肉眼病变包括阴囊、睾丸膜和睾丸实质出血、水肿、阴囊积液和鞘膜增生。
模拟非洲猪瘟在美国养猪业的散播:病毒可长距离传播,距原发猪场可达494.24公里
ASF传播的主要途径是养猪场之间的猪群流动,平均占ASF传播率的71.4%。
越南非洲猪瘟疫苗的成功实施仍面临一些重大挑战!
SHIC(猪健康信息中心)表示,仍需要建立一个可持续的计划来记录和评估疫苗在田间的有效性。
非洲猪瘟疫苗的最新进展
在研制出有效的疫苗之前,生物安全可能是抵抗非洲猪瘟传播最行之有效的手段。
研究非洲猪瘟暴发的可能轨迹:农场间传播高达71%!本地传播和车辆传播各占约14%
PigSpread模型评估了六种传播途径,包括猪场之间的猪移动、车辆移动和本地传播,以模拟非洲猪瘟的传播。
国际非洲猪瘟疫苗动态:越南政府批准两款非洲猪瘟疫苗商用,俄罗斯完成非洲猪瘟疫苗初步试验
距离疫苗大规模使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我国猪中检测到高致死性、高传染性基因I型和基因II型重组非洲猪瘟病毒
重组病毒具有高致死率和传染性,且现有非瘟弱毒苗对其无保护力。
AgView:实现非洲猪瘟的接触追踪及更多
ASF诊断 | 猪腹股沟浅淋巴结用于筛查非洲猪瘟可靠吗?
有证据表明,除了一些例外,SILNs可以作为筛查ASFV的可靠样本类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