猪蓝耳病
当前位置 :  
一些关键管理措施对50个暴发猪蓝耳病的母猪群的影响


标题The impact of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response to fifty PRRSV herd outbreaks in breed-to-wean herds between 2018 and 2022 in the midwestern US 管理实践对2018-2022年间美国中西部50个暴发PRRSV的生产仔猪的种猪群的影响


该研究基于评估母猪群暴发PRRS以后到达稳定的时间(TTS)、重新到达基础生产水平的时间(TTBP)以及总损失(TL)等指标,回顾性研究了一些关键管理措施对美国中西部50个暴发PRRS的母猪群的影响。


本研究中大多数猪场暴发PRRSV后希望有效恢复到完全的生产力,而不是净化,所以都具有较长的TTS(中位数是77周)。


本研究发现:


1、采用封群方案的猪群较不封群的猪场到达稳定的成功率高40%;


2、暴发前使用弱毒疫苗(MLV)免疫和暴发后快速全群接触病毒的猪场有更短的TTS;


3、大部分暴发猪群(63%)暴发前3个月没有接触病毒(MLV或者LVI)和暴发前没有检测到野毒的猪场,暴发后总损失更高,这可能与缺乏特异性免疫力有关;


4、猪肺炎支原体(M.hyo)阴性群体(32%)比M.hyo阳性群体更快到达TTBP;


5、暴发后MLV免疫和药物治疗(暴发后0-4周的抗生素)能减少对生产的严重影响(更少的TL、较短的TTBP)。


另外,还发现主要流行毒株从2018-2020年的L1A RFLP1-7-4变成2021-2022年的L1C变种1-4-4,L1C变种1-4-4感染导致的TTS、TTBP和TL分别为59周、28周和5471头仔猪/千头母猪,而L1A RFLP1-7-4感染导致的TTS、TTBP和TL分别为45周、21周和4814头仔猪/千头母猪。


表 2018-2022年间50个暴发PRRS 猪的TTS、TTBP和TL(每千头猪未断奶的仔猪)的变化

from clipboard

54th AASV

×
上一篇HP-PRRSV MLV(TJM-F92)对NADC30-like毒株部分保护的机制研究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