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生虫病
当前位置 :  
关于猪场驱虫的问卷调查及方案推荐

关于猪场驱虫的问卷调查:


驱虫药的选择及注意事项

目前市场上驱虫药主要有以下几类:

敌百虫:为广谱驱虫药,对多种猪消化道线虫(如猪蛔虫)有驱除作用。外用还可杀灭体外寄生虫(如螨、虱、蚤、蜱等)。但敌百虫毒性和副作用较大,使用时注意勿超量,妊娠猪及胃肠炎患猪禁用,所以近些年使用者逐渐减少。

双甲脒:为外用广谱杀虫药,主要对各种螨、虱、蜱、蝇等均有杀灭作用,且能影响虫卵活力,对人畜无害。

左旋咪唑:属广谱、高效、低毒的驱线虫药,对猪蛔虫、食道口线虫有良好的驱除效果。内服或注射。

阿苯达唑:属于广谱、高效、低毒的驱虫药,对许多线虫、吸虫和绦虫均有驱除效果,但阿苯达唑因其适口性较差,且可能有致畸性,应避免大量连续应用。

阿维菌素、伊维菌素及多拉菌素等大环内酯类驱虫药, 属于较新的广谱、低毒、高效药物,对体内外寄生虫同时具有很高的驱杀作用,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。但阿维菌素类对绦虫和吸虫、猪球虫等没有作用。

对驱虫药物的使用,一定要注意药物选择、剂量及使用方法,防止错误操作导致中毒或驱虫效果差的现象。至于部分驱虫药长期连续使用,是有可能产生一定的耐药性,故猪场驱虫对症交替选择驱虫药是必须的;最好依据寄生虫病防控方案,定期驱虫。

还需要注意三点:一是各种驱虫药的停药期,二是如果等到猪体出现寄生虫病症状(如疥螨)或虫体(如猪蛔虫成虫)再进行驱虫则为时已晚;三是在每次驱虫后要及时进行圈舍清扫和消毒,保持清洁卫生是降低猪寄生虫病发生的一个有效途径。

通灭——一针注射,内外全驱

选择新型的抗体内外寄生虫药物——“通灭”(Doramectin)进行驱虫,“通灭”的血药浓度高且持续时间长,血中最高浓度是伊维菌素(Ivermectin)的2倍(图1)。


图1 “通灭”与伊维菌素的血药浓度对比

“通灭”的使用剂量及次数:1毫升/33公斤体重,一次性将所有的猪都注射1次,间隔2周再注射1次。具体如下:

生产母猪和公猪群:
(1)断奶下床时肌肉注射“通灭”(1mL/33kg);
(2)每年春季、秋季普驱2次,每次肌肉注射“通灭”(1mL/33kg)。
仔猪群:
(1)仔猪断奶转群时肌肉注射“通灭”0.2~0.3mL;
(2)保育猪70日龄转群时肌肉注射“通灭”0.7~1.0mL。


2、操作方法
在猪口腔保定下进行准确的颈部肌肉注射,50~100公斤的猪使用16×25的针头,100公斤以上的猪使用16×38的针头;记录被注射猪的耳号、注射时的体重及注射剂量。

3、注射操作效果评估
评分为0~5分。评估的内容包括:保定2分,注射的位置正确1分,注射剂量准确1分,是否倒流1分。低于4分的应重新注射。

4、注射后净化效果评估
注射后6个月评估净化效果,在猪耳廓内侧或病变皮肤与健康皮肤交界处刮2厘米皮屑,刮至出血为止。

将皮屑置于试管中,加入10% NaOH 2~3毫升,浸泡12~18小时,使皮屑溶解,虫体自皮屑中分离出来,然后以2000转/分钟离心5分钟。弃上清液,吸取沉渣于载玻片,加盖玻片,10×40倍显微镜检查。

注射后1年再次评估净化效果,方法同上。

×
上一篇猪场驱虫程序来啦!控制好母猪,事半功倍!下一篇